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项目(成年组)资格赛于 3 月 20 日至 23 日在浙江宁波奥体中心激烈上演。作为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重要预选赛,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 24 支男队、24 支女队共 245 名运动员参赛,争夺男、女团体前 12 名的决赛入场券。经过四天鏖战,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强队纷纷突围,马龙、王楚钦、孙颖莎等国手领衔的队伍表现亮眼,为 11 月的全运会正赛预热。
本次资格赛团体赛采用分组循环赛制,男、女各分 4 组进行单循环比拼,每组前 3 名晋级决赛。男子团体方面,北京八喜队以马龙、王楚钦为核心,一路全胜锁定 A 组头名;河北队由孙颖莎、梁靖昆坐镇,四战全胜摘得 B 组第一;天津、吉林、河南等队紧随其后。女子团体中,山东队、河南队、湖北队分列 C 组前三,河北队、北京队、福建队则在 D 组突围。值得关注的是,西藏队、青海队等队伍首次闯入女团、男团决赛圈,展现了乒乓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。
赛事中,马龙、王楚钦、孙颖莎等奥运冠军与世界冠军的表现成为焦点。马龙作为乒坛 “常青树”,第六次征战全运会,搭档王楚钦在双打赛场尽显默契,直言 “珍惜每一次与年轻队员配合的机会”。20 岁的宁波籍小将黄友政首次亮相全运团体赛,与马龙搭档双打时坦言 “连呼吸都跟着龙队的节奏”,其沉稳表现获得外界认可。此外,孙颖莎在女团比赛中多次力挽狂澜,帮助河北队提前出线;林诗栋虽因国际赛事积分直接晋级男单正赛,但仍代表海南队出战男团资格赛,独取两分彰显实力。
本届资格赛严格执行体能测试与参赛资格审查,所有运动员(港澳地区除外)须通过体能测试方可参赛。团体赛采用东京奥运会同款五场三胜制,包含双打与单打组合,对队伍整体实力提出更高要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赛事特别强调 “打法多样性”,要求每队至少包含一名直拍、削球或颗粒胶打法运动员,以促进技术风格多元化。
随着团体赛尘埃落定,资格赛将于 3 月 24 日至 26 日展开男、女单打及混合双打的争夺。根据规程,单打前 24 名、混双前 24 对组合将晋级决赛。马龙、王楚钦、孙颖莎等名将虽已锁定单打资格,但仍需在混双项目中继续拼搏。河南、湖北等队在团体赛晋级后,将全员出击单项赛,力争为队伍争取更多决赛席位。
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决赛将于 11 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,届时晋级队伍将向 “全运冠军” 发起冲击。宁波资格赛不仅是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检验,更是乒乓球项目新老交替、技术革新的重要舞台,为中国乒乓球队备战国际大赛储备人才。